中華職棒攻守排行

中華職棒(CPBL)的攻守排行可能會隨著比賽的進行而有所變化。以下是根據過去的數據和統計,中華職棒的一些常見攻守排行指標:

  1. 打擊率(Batting Average, AVG):打者在一場比賽中擊出的安打數除以打數的百分比。
  2. 上壘率(On-Base Percentage, OBP):打者在一場比賽中上壘的次數(包括安打、四壞球、觸身球等)除以打數的百分比。
  3. 長打率(Slugging Percentage, SLG):打者在一場比賽中擊出的長打數(包括全壘打、二壘安打、三壘安打)除以打數的百分比。
  4. 攻擊指數(OPS):上壘率加上長打率,是評估打者整體打擊能力的指標。
  5. 盜壘成功率(Stolen Base Percentage, SBP):打者成功盜壘的次數除以總盜壘嘗試的百分比。

防守方面,通常會考慮以下指標:

  1. 失誤率(Errors Per Game, E/G):防守者在每場比賽中犯下的失誤數。
  2. 防守率(Fielding Percentage, FP):防守者成功處理球的比例,計算方式為成功處理球數除以總處理球數。
  3. 範圍因子(Range Factor, RF):防守者每場比賽處理球的次數,通常用於評估守備範圍。
  4. 守備效率(Defensive Efficiency, DE):防守者將對方擊出的球轉換為出局的比例。

這些指標可以用來評估個別球員的表現,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球隊的整體攻守實力。然而,這些數據會隨著比賽的進行而變化,因此最新的排行需要參考最新的比賽結果和統計數據。建議查詢中華職棒官方網站或相關的新聞報導,以獲得最新的攻守排行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