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十大文豪列夫·托爾斯泰

列夫·尼古拉耶維奇·托爾斯泰(Leo Tolstoy,1828年9月9日—1910年11月7日),俄國作家、思想家,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最偉大的文學家,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,他的文學作品在世界文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。

托爾斯泰出生於貴族家庭,1844年入喀山大學,受到盧梭、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的影響。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。1851~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。1854~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。幾年後發表的小說《戰爭與和平》是他歷時15年創作的長篇小說,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。其他代表作還有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、《復活》等。他的作品描繪了俄國社會各方面的風貌,特別是1812年衛國戰爭和19世紀中葉的俄國社會現實。他的作品體裁多樣,對俄羅斯文學和世界文學都有極其重要的影響。

托爾斯泰的思想具有很強的宗教和道德色彩,在生命的晚期,他受到基督教教義和泛斯拉夫主義思想的影響,開始否定過去的文學作品,認為這些作品缺乏對道德的關注。他轉向宗教和哲學的探索,試圖通過簡單的生活方式來尋求精神上的救贖。

托爾斯泰的文學成就和思想影響了後世的許多作家和思想家,他的作品至今仍被廣泛閱讀和研究。